鲸鱼,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曾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以及油脂和骨头等材料的来源。因此,它们被认为在许多沿海人类群体的生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追溯人类与鲸鱼互动的起源颇具挑战性,因为沿海考古遗址尤其脆弱,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使得保存早期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关系的证据变得困难。
由让-马克·佩蒂永(Jean-Marc Pétillon,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与ICTA-UAB科学家克里斯塔·麦格拉思(Krista McGrath)共同领导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分析了从西班牙比斯开湾沿岸遗址出土的83件骨制工具,以及同样位于比斯开省圣卡塔利娜洞穴出土的另外90块骨头。作者利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法确定了样本的物种和年代。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让-马克·佩蒂永表示:“我们的研究揭示,这些骨头来自至少五个大型鲸鱼物种,其中最古老的样本可追溯至约19,000至20,000年前。这些代表了已知最早的人类使用鲸鱼遗骸制作工具的证据。”
论文主要作者克里斯塔·麦格拉思指出:“动物考古质谱分析(ZooMS)是研究过去海洋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强大技术,尤其当骨头遗骸和器物缺乏诊断性形态测量元素时——骨制文物常常如此。我们成功识别出了诸如抹香鲸、长须鲸、蓝鲸(所有这些物种至今仍存在于比斯开湾)以及灰鲸等物种,后者现今主要分布在北大平洋和北冰洋。”
此外,从骨骼中提取的化学数据表明,这些古代鲸鱼的摄食习惯与现代同类略有不同,暗示了行为或海洋环境的潜在变化。总体而言,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早期人类利用鲸鱼遗骸的理解,也揭示了鲸鱼在过去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at Autonoma de Barcelona.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