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TSC)是一类由两个或多个子电池组成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子电池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所有子电池都由钙钛矿(即具有已知有效吸收光的特征晶体结构的材料)制成。这些太阳能电池被发现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能源解决方案,因为它们可以比现有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更有效地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尽管有潜力,但迄今为止开发的大多数钙钛矿TSC只有在很小的时候才能表现良好,并且随着尺寸的增加,它们的性能会迅速下降。这最终阻止了它们的大规模制造和部署。
武汉大学和中国其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推出了一项新策略,旨在提高所有钙钛矿TSC的性能,无论其大小如何,这反过来又有助于其未来的商业化。他们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概述了他们提出的制造这些电池的方法,该方法需要使用吡拉西坦,这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帮助控制宽带隙钙钛矿中晶体形成的初始阶段(即成核)。
“所有钙钛矿TSC都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傅世强、周顺及其同事在论文中写道。“然而,在弥合小面积和大面积(>;1)之间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差距方面仍然存在重大挑战 cm2)器件,这对所有钙钛矿TSC的商业化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我们推出了一种专门的晶体改性剂吡拉西坦,专为宽带隙钙钛矿量身定制,使顶部宽带隙子电池均匀化,并能够构建高效的大面积TSC。“
吡拉西坦,一种分子式为C的合成化合物₆H₁₀N₂O₂,首次引入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将这种化合物用作晶体改性剂,或者更具体地说,用于控制钙钛矿晶体的生长并消除不希望的残留化合物,最终提高所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傅、周和他们的同事解释说:“吡拉西坦具有酰胺和吡咯烷酮部分,最初会调节钙钛矿成核,导致晶粒变大,倾向于(110)取向,结晶度增强,光电性能均匀。”。“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它进一步消除了残留的PbI2,并促进了一维(Pi)PbI3(Pi = 吡拉西坦)钙钛矿纳米针在晶界和表面。“
研究人员使用他们提出的方法合成了更平滑、高质量的宽带隙钙钛矿薄膜,显示出更少的缺陷和更高的结晶度。然后,他们使用这些薄膜制造了小型和大型TSC,并在一系列测试中进行了评估。
”单结1.77 eV带隙太阳能电池实现了1.36的认证开路电压 V和20.35%的PCE,”傅、周和他们的同事写道。“此外,我们的单片双端全钙钛矿TSC,孔径面积为0.07 平方厘米和1.02 cm2,产量PCE分别为28.71%(稳定28.55%,认证28.13%)和28.20%(稳定28.05%,认证27.30%),表明从小面积设备过渡到大面积设备时,PCE损失最小为0.51%。
“此外,吡拉西坦在不同的钙钛矿成分中表现出广泛的适用性,将单结的PCE从23.56%提高到25.71%1.56 eV带隙对应物。“
这项最新研究的结果突显了吡拉西坦作为晶体改性剂的潜力,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宽带隙钙钛矿薄膜的质量。未来,傅、周和他的同事采用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推动所有钙钛矿TSC的发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其性能,并促进其广泛采用
Journal information: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5-05-28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