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生活

科学测试了64种治疗抑郁症的天然疗法——仅有少数确实有效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17 10:39:07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为何关注这一主题?

抑郁症日益普遍,甚至被称为流行病。英国数据显示,11.3%人群报告轻度抑郁症状,4.2%为中度症状,3.3%为重度症状。我们多数人都认识受轻中度抑郁困扰者,或自身正与之抗争。人们常尝试多种缓解方式:抗抑郁药物、谈话疗法、冥想或运动。非处方药(OTC)因其易得性成为常见选择——超市、药房、健康食品店及网络平台均有销售。

当开始筛选可能有效的OTC产品时,清单会变得无穷无尽,尤其在浏览网络博客或社交媒体推广后。如何辨别哪些产品有科学依据?哪些真正有效?安全性如何?

基于专业背景,我自然关注哪些产品可能有效,以及未来研究应聚焦的方向。

研究过程

团队审查了23,933份研究记录和1,367篇论文,最终筛选出209项临床试验,评估64种使用超过一周的OTC抗抑郁产品。我们采用最严格的临床实验评估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对象为18-60岁有抑郁症状或确诊的成年人。通过单独分析老年人试验数据,我们发现存在年龄偏差。该研究是系列项目的一部分,同期还涉及焦虑症和失眠产品研究。

 

OTC产品分类具有挑战性——各国监管标准不同,某些产品在特定地区常用(如鳗鱼头粉末)。两位公众志愿者协助排除了这类冷门选项。

核心发现

超过200项试验远超预期,为此我们招募实习生协助整理数据。研究存在复杂性:部分测试多剂量/多产品组合,有些与抗抑郁药联用,或受试者伴随其他躯体疾病。我们将证据分为三级:强证据(10+试验)、新兴证据(2-9试验)和单试验证据。

强证据产品包括:ω-3脂肪酸(39试验)、圣约翰草(38)、益生菌(18)、维生素D(14)及中东亚洲常用的藏红花(18)。

ω-3效果弱于安慰剂,而圣约翰草、藏红花效果显著且与处方抗抑郁药相当。益生菌和维生素D缓解症状效果优于安慰剂。

18种新兴证据产品中,叶酸、薰衣草、锌、色氨酸、红景天和香蜂草最具潜力。苦橙、波斯薰衣草和洋甘菊茶各在两项试验中显示阳性结果。褪黑素、镁剂和姜黄素等流行产品效果不一,肉桂、蓝蓟、维生素C及维生素D+钙组合亦然。益生元和SAMe补充剂未显现优于安慰剂的效果。41种产品仅单试验支持,需进一步验证。

 

安全性方面,无论单独使用或与抗抑郁药联用,均未发现严重隐患。但需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仅145项(69%)试验完整报告了副作用。

未来建议

89项试验测试了OTC与抗抑郁药联用效果,但鲜少研究其与谈话疗法的协同作用。仅一项关于叶酸成本效益的研究(未显优势)可供参考。洋甘菊、薰衣草、香蜂草和蓝蓟等常用产品已具初步证据基础,建议深化研究。人参、银杏、椴树花、橙花和薄荷等传统草药尚无研究评估。本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对广泛使用保健产品的后续研究框架。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Frontiers. Original written by Rachael Frost.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Rachael Frost, Aiman Zamri, Silvy Mathew, Adriana Salame, Cini Bhanu, Sukvinder K. Bhamra, Juan Carlos Bazo-Alvarez, Michael Heinrich, Kate Walters.Understanding the research landscape of over-the-counter herbal products,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medications evaluated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ults: a scoping review.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5; 16 DOI:10.3389/fphar.2025.1609605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