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生活

讨厌锻炼?神经科学为你量身定制符合个性的运动方案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17 10:59:3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既往研究表明,参与不同类型组织性体育运动的人群往往具有不同性格特征。但尚不明确的是,人格特质如何影响人们对实际运动类型的偏好。

这项发表在《心理学前沿》的新研究探讨了:个体人格特质是否与特定运动类型的喜爱程度相关、参与者能否完成规定训练计划、以及这些因素对最终健身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运动类型与人格特质存在多项关联,包括外向者偏爱高强度运动,而神经质特质(与焦虑倾向相关)人群更偏好短时爆发性活动而非持久性锻炼。

该研究第一作者、伦敦大学学院外科与介入科学系及运动与健康研究所(ISEH)的Flaminia Ronca博士表示:"全球人口正变得越来越久坐不动。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试图增加运动量却难以持久坚持。本研究旨在理解人格特质如何影响运动习惯,以推动有效健康行为干预措施的开发。"

"我们发现了人格特质与参与者最喜爱运动类型间的明确关联,这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或可基于此制定个性化运动建议,帮助人们建立长期运动习惯。"

研究团队评估了132名来自普通公众、具有不同健身背景的志愿者,将其分为八周骑行与力量训练组(干预组)或静息对照组1

 

项目初期评估了基准体能水平:通过俯卧撑、平板支撑至力竭和反向跳跃(落地后立即起跳)测试力量,随后进行30分钟低强度骑行,短暂休息后通过峰值摄氧量测试(V̇O2max)评估有氧能力。

采用1-10分量表评估感知压力水平,并运用运动心理学领域常用的大五人格模型进行特质分析。该模型将主导人格分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或开放性2

训练期间记录每次运动的享受程度,项目结束后再次测试体能水平。132名初始参与者中,86人完成干预计划,所有完成者无论人格类型均获得体能提升。

人格特质如何影响运动偏好

虽然并非所有人格特质都与运动偏好相关,但研究揭示了若干显著关联:

 

外向者特别青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和极限骑行测试等高强度运动。

高神经质人群能良好参与运动干预,但偏好短时爆发而非持续高强度运动。他们更倾向无监测环境(如不记录心率),暗示这类人群需要运动时的独立性与隐私空间。

尽责性人群通常具有全面发展的体能水平,在有氧能力和核心力量测试中表现优异,日常活动量更大。但尽责性不能预测对特定运动形式的更高享受度。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源于尽责者更关注健康收益而非运动乐趣,其坚持性更多来自"这对健康有益"的认知而非享受。

人格与运动对压力的影响

研究初期两组压力水平相当。但训练结束后,仅高神经质特质组出现压力水平的显著下降。

论文合著者、UCL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Paul Burgess教授指出:"我们发现高神经质人群在进行研究推荐训练后,压力水平出现特别显著的降低。这表明该特质人群可能获得额外的减压效益。"

研究者最终建议:提升运动参与度的关键在于找到真正享受的运动形式,这将大幅提高长期坚持的可能性。

注释

  1. 训练计划包含:
    • 每周三次强度各异的骑行:60分钟轻松骑行、30分钟可持续中等强度阈值骑行,或变化强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
    • 每周一次自重力量训练
  2. 大五人格模型五大特质:
    • 外向性:衡量个体精力水平、外向程度及社交性,包含对社交互动与外界刺激的需求
    • 宜人性:涉及合作性、信任度、同理心等亲社会属性
    • 尽责性:反映条理性、可靠性及通过周密规划实现目标的特质
    • 神经质:评估情绪稳定性及焦虑、情绪波动等负面情绪倾向
    • 开放性:描述对新体验的接纳度、好奇心与想象力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Flaminia Ronca, Benjamin Tari, Cian Xu, Paul W. Burgess.Personality traits can predict which exercise intensities we enjoy most, and the magnitude of stress reduction experienced following a training program.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5; 16 DOI:10.3389/fpsyg.2025.1587472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