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生活

人工智能并未损害劳动者利益——反而可能带来助益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17 11:36:09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但作者们提醒:现在得出确定性结论还为时过早。

这篇题为《人工智能与劳动者福祉》的论文于6月23日发表在《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上,研究采用了德国社会经济面板二十年的纵向数据。基于这些丰富数据,匹兹堡大学兼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奥塞亚·琼特拉、米兰大学兼柏林经济学院的卢卡·斯特拉,以及德国财政部的约翰内斯·金,共同探究了接触AI岗位的劳动者与较少接触AI岗位劳动者的境遇差异。

"公众对AI的焦虑真实存在,但最坏情况并非不可避免,"同时兼任欧洲独立研究机构经济研究中心(CESifo)和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的斯特拉教授表示,"目前我们几乎没有发现证据表明AI应用平均降低了劳动者的幸福感。若要说变化,某些接触AI的岗位中,由于工作体力强度和总体职业风险的降低,身体健康状况似乎还略有改善。"

但该研究也提出了需要警惕的原因。

分析主要采用基于任务的AI接触度测量方法(被认为更客观),但基于自我报告接触度的替代估算显示,AI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存在轻微负面影响。此外,研究样本排除了年轻劳动者,且仅涵盖德国AI扩散的早期阶段。

"我们可能正处于AI应用曲线的过早阶段,无法观测其全面影响,"斯特拉强调,"随着技术进步、渗透更多行业并更深层次改变工作方式,AI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剧烈演变。"

研究主要发现包括:

  • AI接触对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或心理健康未产生显著平均影响
  • 自评身体健康和健康满意度略有提升,尤其在低学历劳动者群体中
  • 工作体力强度降低的证据,表明AI可能减轻体力要求高的任务
  • 周工作时间小幅减少,但收入或就业率未见显著变化
  • 自我报告的AI接触显示对主观幸福感存在轻微负面影响,这强化了未来需要更精细化研究的必要性

受数据来源限制,该研究聚焦于德国——这个拥有强大劳动保护且AI应用步伐渐进的国家。合著者指出,在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或进入AI饱和工作环境的年轻群体中,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这项研究是早期快照,并非最终结论,"曾深入研究机器人技术对家庭、劳动力和各类劳动者影响的匹兹堡大学学者琼特拉表示,"随着AI应用加速,持续监测其对工作和健康的广泛影响至关重要。技术本身不决定结果——制度和政策将决定AI是改善还是恶化工作条件。"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Pittsburgh.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Osea Giuntella, Johannes Konig, Luca Stell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wellbeing of workers.Scientific Reports, 2025; 15 (1) DOI:10.1038/s41598-025-98241-3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