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生活

送礼?研究发现:迟送总比不送强

本站发布时间:2025-06-22 19:41:5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研究人员发现,收礼者对收到迟来礼物的在意程度,远没有送礼者预想的那么高。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费舍尔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博士生科里·霍尔特曼表示:"尽管寄送迟到的礼物吧,因为大多数人似乎不会像送礼者担心的那样介意。"

通过六项系列研究,霍尔特曼及其同事探索了送礼者与收礼者对礼物准时重要性认知的偏差。他们的论文发表于《消费者心理学杂志》。

人们担心送出迟到礼物并不令人意外。研究人员的调查显示,65%的美国人认为,节日或生日等特定场合的礼物应当准时送达。

研究合著者、费舍尔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丽贝卡·雷切克表示:"多数美国消费者似乎认为礼物应准时送达——但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更深层的事实。"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本科生被要求想象送出或收到一品脱冰淇淋作为生日礼物,礼物可能准时到达或延迟两周。他们需要评估迟到的礼物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程度。

 

结果显示:想象自己送出迟到礼物的人,比想象自己收到迟到礼物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这会损害关系。

研究发现,相比收礼者,想象自己延迟送礼的人更重视"确保准时送礼"的规范准则。

另一项研究发现,参与者担心送出迟到礼物会传递"对收礼者不够重视"的信号。

雷切克解释说:"送礼的关键社会功能之一是传递对收礼者的关怀,因此人们担心延迟送礼会影响关系并不奇怪。"

但霍尔特曼指出,收礼者并不会如此解读迟到礼物。

他表示:"他们不会将迟到礼物视为缺乏关怀的信号。收礼者的宽容度远超延迟送礼者的预期。"

 

对延迟送礼的担忧甚至影响了人们选择礼物的类型。

在一项研究中,想象要送给朋友迟到礼篮的参与者表示,若亲手制作内含相同物品的礼篮(而非购买成品礼篮),他们的担忧会减轻。

雷切克指出:"人们认为若在礼物上投入额外精力,增加个性化元素,就能弥补延迟送达的缺憾。"

但即便迟到通常能被接受,是否存在"过分延误"的情况?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想象送出或收到延误两天、两周甚至两个月的生日礼物。结果显示:无论送礼方还是收礼方都认为延误越久,对关系的损害越大。

尽管如此,无论延误多久,收礼方对关系受损程度的评估始终低于送礼方的预估。

比严重延误更逾界的是完全不送礼物。这会对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另一项研究显示:双方皆认为不送礼比严重延误更损害关系。

霍尔特曼强调:"在送礼这件事上,迟到绝对强过永远缺席。"

研究者指出有趣的现象:尽管普遍认同准时送礼很重要——但送礼者认为违反该准则的严重性始终高于收礼者的评估。

但雷切克提醒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交替扮演送礼者与收礼者的角色。

"若你延迟送礼时,请将自己代入收礼者的立场,"她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相信这会减轻你对'延误损害关系'的忧虑。"

霍尔特曼重申最重要的准则:"唯一要务就是确保礼物最终送达。"

其他研究合著者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格兰特·唐纳利,以及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的阿塔尔·赫兹格。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Ohio State University. Original written by Jeff Grabmeier.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Cory Haltman, Atar Herziger, Grant E. Donnelly, Rebecca Walker Reczek.Better late than never? Gift givers over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harm from giving late gifts.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24; DOI:10.1002/jcpy.1446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