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表了一篇全面综述,探讨了包含重夸克(称为粲强子和底强子)的粒子在一种称为强子物质的热密环境中如何相互作用。这种环境产生于原子核高能碰撞的最后阶段,例如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中发生的碰撞。这项新研究强调了在模拟中加入强子相互作用对于准确解读这些大型科学基础设施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该研究拓宽了我们对物质在极端条件下行为的认识视角,并有助于解答有关宇宙起源的重大未解之谜。
重现原始宇宙
当两个原子核以近光速碰撞时,会产生超过太阳中心温度1,000倍的高温。这些碰撞会短暂产生一种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物质状态,这是宇宙大爆炸后微秒内存在的基本粒子"浓汤"。随着该等离子体冷却,它会转变为强子物质——这个相由质子、中子以及其他重子和介子等粒子组成。
研究聚焦于重味强子(包含粲夸克或底夸克的粒子,如D介子和B介子)在此转变过程中及随后的强子相膨胀期间的变化。
重粒子作为探针
重夸克如同微型传感器。因其质量极大,它们在初始核碰撞后即刻产生,运动速度较慢,因而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了解它们的散射和扩散方式,是认识其所穿越介质性质的关键。
研究人员回顾了大量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以理解重强子(如D介子和B介子)如何在强子相中与轻粒子相互作用。他们还研究了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可观测量(如粒子通量和动量损失)。
"要真正理解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关键是要观察重粒子在这些核碰撞后期阶段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量子物理与天体物理系及ICCUB成员胡安·M·托雷斯-林孔表示。
"当系统已经冷却时,这个阶段仍在粒子能量损失和集体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必须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转变点上研究这些重粒子体系的微观输运性质,"他继续阐述,"这是达到当前实验和模拟所需精度的唯一途径。"
可用一个简单类比来理解这些结果:当我们将一个重球投入拥挤的泳池,即使最大的波浪已消散,球仍会持续移动并与周围人碰撞。类似地,核碰撞中产生的重粒子即使渡过最炽热混乱的阶段后,仍持续与周围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这些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微妙地改变粒子运动轨迹,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理解早期宇宙的条件。忽略这个阶段将意味着遗漏故事的重要篇章。
展望未来
理解重粒子在高温物质中的行为,对于描绘早期宇宙特性及支配宇宙的基本力至关重要。这些发现也为未来低能量实验(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计划项目及德国达姆施塔特未来FAIR设施)铺平了道路。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Barcelona.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Santosh K. Das, Juan M. Torres-Rincon, Ralf Rapp.Charm and bottom hadrons in hot hadronic matter.Physics Reports, 2025; 1129-1131: 1 DOI:10.1016/j.physrep.2025.05.0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