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特茅斯学院和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篇论文中,"Scrumping"(拾落果)被创造出来,指代猿类喜食森林地面上成熟果实的习性。研究人员在《BioScience》期刊中报告称,这些灵长类动物对捡拾果实的口味偏好在近年获得了新的重要性。
但达特茅斯学院查尔斯·汉森人类学教授、该论文通讯作者纳撒尼尔·多米尼指出,科学家无法完全理解这种行为的意义——尤其是对人类进化的意义——因为"我们从未费心区分树上的果实和地面上的果实"。该论文合著者包括达特茅斯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卢克·范宁。
多米尼表示,换言之,无特定名称的拾落果行为看起来就只是吃水果而已。研究人员写道,遗传学家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报告,食用发酵水果可能触发了人类和非洲猿类最后共同祖先体内的单一氨基酸变化,使其代谢酒精的能力提升了40倍。
"这是个迷人的观点,但研究这些猿类或亚洲猿类的学者都缺乏验证数据。这个概念根本不在我们雷达范围内," 多米尼说。"并非灵长类学家从未见过拾落果现象——他们其实经常观察到。但缺乏特定词汇描述掩盖了其重要性。我们希望填补科学论述中的重要空白。"
研究人员写道,Scrumping描述收集(有时是偷取)被风吹落的苹果及其他水果的行为。该词源自中世纪德语"schrimpen",这个名词意为"皱缩的",用于描述过熟或发酵的水果。在当今英格兰,scrumpy指酒精度为6%至9%的浑浊苹果酒。
研究人员着手更准确地确定这种新行为分类在大型猿类中的普遍程度。他们检视了野外观察到的猩猩、黑猩猩、山地大猩猩和西部低地大猩猩的饮食报告。
摄食事件与动物进食时的离地高度及果实生长高度进行了交叉比对。若记录到猿类在地面食用已知生长在森林冠层中上层的果实,即计为拾落果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非洲猿类会"定期拾落果",但猩猩不会。这些结果证实了2015年的基因测序研究,该研究发现代谢乙醇的主要酶在猩猩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相对低效。
《BioScience》论文的作者提出,代谢乙醇的能力可能让非洲猿类安全食用在地面发现的成熟发酵水果。这种适应性可使它们免于与猴子争夺树上未成熟的果实。多米尼和范宁2023年的研究报告称,这也可能让大型猿类规避攀爬及可能坠树的风险——这种风险极其危险,甚至影响了人类生理结构。
多米尼表示,鉴于黑猩猩每天消耗约10磅水果,团队分析表明这些动物摄入了相当数量的酒精。这种摄入水平表明,长期低水平接触乙醇可能是黑猩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多米尼指出,下一步是测量树上果实与地面果实的发酵程度,以更准确估算黑猩猩的酒精摄入量。
"约1000万年前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最后共同祖先的拾落果行为,可以解释为何人类代谢酒精的能力如此惊人,"多米尼说。"早在掌握酿酒技术前,我们就已进化出代谢酒精的能力,而酿酒正是推动新石器革命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这场革命使我们从狩猎采集者转变为农民,并改变了世界。"
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凯瑟琳·霍贝特指出,人类可能还保留了猿类拾落果行为的社会性特征。
"我们与酒精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倾向于共同饮酒——无论是与朋友共饮一品脱,还是大型社交宴会,"霍贝特说。"下一步是研究共享发酵水果如何影响其他猿类的社会关系。"
多米尼表示,若其他科学家认可其描述价值,"scrumping"一词将流行起来。《BioScience》论文列举了其他为捕捉新概念而创造的词汇,如1877年提出的"共生现象"(symbiosis),以及1976年由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现已无处不在的"模因"(meme)。
"这些词汇的绝妙之处在于,我们从未意识到需要它们,直到真正需要。若该术语实用,自然会流行起来,"多米尼说道。"这就是自然选择在发挥作用!"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Dartmouth College.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Nathaniel J Dominy, Luke D Fannin, Erin R Vogel, Martha M Robbins, Catherine Hobaiter.Fermented fruits: scrumping, sharing, and the origin of feasting.BioScience, 2025; DOI:10.1093/biosci/biaf102
2025-08-03
2025-08-03
2025-06-23
2025-06-23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