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在东田纳西州立大学附近出土的一块化石,科学家们现在更清楚地了解了它是如何塑造阿巴拉契亚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
巨型无肺螈现已加入格雷化石遗址暨博物馆的杰出化石名录。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期刊上,由格雷化石遗址暨博物馆和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撰写,成员包括:助理藏品经理戴维斯·冈宁、地球科学系主任兼教授布莱恩·舒伯特博士、首席策展人兼地球科学系副教授约书亚·塞缪尔斯博士、博物馆专家凯拉·布雷德霍夫特以及助理藏品经理谢伊·马登。
"我们的研究人员不仅发掘了远古生命,更展现了定义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合作精神与探索精神,"文理学院院长乔·比德韦尔博士表示,"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凸显了本校在保护和探索阿巴拉契亚深层次自然历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如今,南阿巴拉契亚森林以蝾螈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闻名,尤其是无肺螈科的无肺蝾螈。仅田纳西州就有超过50种不同的蝾螈——占全球现存蝾螈物种的八分之一。
常见于阿巴拉契亚山溪流的暗色蝾螈,很可能从穴居祖先演化而来,其近亲是阿拉巴马州的"红丘蝾螈"——一种体型庞大、栖息地下的物种,拥有蠕虫状身躯和短小四肢。约1200万年前,它们开始爆发式分化,塑造了当今该地区大部分的蝾螈多样性。
近期在该遗址发现的"罗伯逊动力颌螈"——一种早已灭绝的强大蝾螈,其咬合力与它的名字相称。体长约40厘米,曾是爬行于该地区远古森林的最大蝾螈之一。
"在东田纳西发现类似红丘蝾螈的物种确实有点意外,"冈宁说道,"如今它们仅存在于阿拉巴马南部的几个县,研究者曾认为这是一个高度特化的'进化死胡同'谱系,与暗色蝾螈的演化关系不大。罗伯逊动力颌螈在南阿巴拉契亚的发现表明,这类体型相对较大的穴居蝾螈曾在北美东部更广泛分布,并可能对阿巴拉契亚蝾螈群落的演化产生过深远影响。"
冈宁指出,罗伯逊动力颌螈是"体型最大的无肺螈科蝾螈,也是全球最大的陆生蝾螈之一"。而当今阿巴拉契亚地区的暗色蝾螈最大体长仅18厘米。
研究人员认为,此类捕食者可能驱动了阿巴拉契亚溪栖蝾螈的快速演化,彰显了该地区在蝾螈多样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500万年前田纳西州气候较温暖,随后更新世冰期导致气候变冷,可能迫使大型穴居蝾螈退缩至低纬度地区,如现今红丘蝾螈栖息的阿拉巴马南部,"塞缪尔斯解释道。
马登阐述了新种蝾螈的命名由来。
"这类蝾螈拥有特殊的颅骨解剖结构,使其具备强大的咬合力。因此属名'Dynamognathus'(源自古希腊语'强力下颌')旨在强调该蝾螈相较于现存近亲的巨大体型和力量,"马登表示。
种加词"robertsoni"旨在致敬格雷化石遗址的长期志愿者韦恩·罗伯逊——他发现了该新种蝾螈的首个标本,并自2000年以来亲手筛选了超过50吨含化石沉积物。
从志愿者、学生到教职工,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格雷化石遗址暨博物馆汇聚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团队,这也是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成为阿巴拉契亚地区旗舰学府的众多原因之一。
"这项最新的蝾螈研究成果正是团队协作与探索求证的明证,"舒伯特强调,"当第一作者戴维斯·冈宁十几岁带着对蝾螈化石的兴趣来馆自愿服务时,我就倍感振奋。因为该地区以当今蝾螈多样性著称,而我们对它们的化石记录却知之甚少。因此,发现重大成果的可能性似乎近在眼前。"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Davis Gunnin, Blaine W. Schubert, Joshua X. Samuels, Keila E. Bredehoeft, Shay Maden.A new plethodontid salamander from the Early Pliocene of northeastern Tennessee, U.S.A., and its bearing on desmognathan evolution.Historical Biology, 2025; 1 DOI:10.1080/08912963.2025.2501332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
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