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综合生态安全模式是实现未来更高、更全面的生态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清洁生产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试图改进和优化中国现有的ESP研究范式,以准确确定保护和恢复的重点,旨在为尽早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提供中国的方案和示范。
研究人员将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与电路理论相结合,确定生态走廊的最佳路径、合适宽度和重要节点。此外,还对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走廊的相对重要性和连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以确定可以实施优先生态行动的保护和恢复优先区域
以西双版纳为例,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改进ESP研究范式的整个过程来解决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以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五个重要功能群(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濒危植物)为基础构建生态网络空间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创建了网络空间,重点关注五个具有高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群物种。他们确定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区域,总面积2768.19平方公里。他们还确定了213条具有高度重要性和连通性的生态走廊,以促进物种迁徙。此外,还提取了生态保护和恢复优先区域,面积分别为2467.71平方公里和514.67平方公里
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各类群的保护状况不同,但各物种的保护差距较大。具有高度意义和连通性的生态廊道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垫脚石廊道的建设,以提高其有效性 “确定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优先区域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生态资源和资金,”XTBG的白杨说Jour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Provid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