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信息素在促进昆虫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化学通讯方面至关重要。在雌性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中,主要释放两种关键的挥发性性信息素成分,即紫苏酮-A(PA)和紫苏酮-B(PB)。先前的研究表明,PB是主要成分,但PA和PB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雄性求偶和交配行为中的调节机制仍然不明确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盛莉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科学中国生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美国蟑螂性交流的两种性信息素受体》的研究论文
他们的研究重点是美洲蟑螂,揭示了两种雌性性信息素成分(PB和PA)通过两种嗅觉受体(OR53和OR100)共同调节雄性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嗅觉分子机制
该研究报道了美国蟑螂性交流的两种信息素双受体途径。证实了雌蟑螂的两种挥发性性信息素,即围平酮-A(PA)和围平酮-B(PB)具有不同的功能。PB是主要的性引诱剂,而PA会抵消PB的性引诱
通过行为分析、电生理学、性别和年龄特异性转录组学、果蝇遗传学和RNAi敲除实验的组合,该团队分别将OR53确定为PA/PB的受体,将OR100确定为PA的受体。此外,研究结果表明,OR53和OR100在雄性蟑螂触角上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中表达
李说:“至关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发现,OR53和OR100的男性偏向性和年龄依赖性表达分别受到性别分化途径和营养反应信号的调节,以微调性成熟男性的性行为。”这一重大进展有助于开发环境友好型蟑螂防治技术和全面的害虫管理战略
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Provided by Science China Press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