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兹堡大学和UPMC Hillman癌症中心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名为PARP1的酶参与了端粒的修复,端粒是保护染色体顶端的DNA长度,破坏这一过程会导致端粒缩短和基因组不稳定,从而导致癌症
PARP1的工作是基因组监测:当它检测到DNA中的断裂或损伤时,它会在特定的蛋白质中添加一种名为ADP核糖的分子,该分子充当灯塔,募集其他修复断裂的蛋白质。这项新发现发表在《自然结构与生物学》杂志上;分子生物学,是PARP1也作用于端粒DNA的第一个证据,为理解和改进PARP1抑制癌症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没有人认为DNA上的ADP核糖基化是可能的,但最近的发现挑战了这一教条,”皮特分子药理学副教授、UPMC Hillman研究员罗德里克·奥沙利文博士说。“PARP1是癌症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医学靶点之一,但人们认为靶向这种酶的药物只作用于蛋白质。现在我们知道PARP1也会修饰DNA,它改变了游戏规则,因为我们可以潜在地靶向PARP1生物学的这一方面来改善癌症的治疗。”
在正常细胞中,当细胞分裂时,DNA复制过程中会自然发生基因组损伤,PARP1在修复这些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尽管健康细胞还有其他DNA修复途径可以依靠,BRCA缺陷型癌症;包括许多乳腺和卵巢肿瘤—严重依赖PARP1,因为它们缺乏BRCA蛋白,BRCA蛋白控制最有效的DNA修复形式,即同源复制
奥沙利文说:“当癌症细胞不能产生BRCA蛋白时,它们就会依赖PARP1参与的修复途径。”。“因此,当你抑制PARP1时,这是几种已获批准的癌症药物的机制,癌症细胞没有可用的修复途径,它们就会死亡。”尽管科学家在大约60年前就发现了PARP1在蛋白质ADP-核糖基化中的作用,但奥沙利文和他的合作者、牛津大学威廉·邓恩爵士病理学学院教授、PARP1专家Ivan Ahel博士有一种预感,即对这种酶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还有更多的了解
奥沙利文和他的团队,由皮特医学科学家培训项目的研究生Anne Wondisford博士领导,首先将正常人类细胞与PARP1缺陷细胞进行了比较。使用与ADP核糖结合的特殊抗体和端粒特异性探针,他们发现ADP核糖在正常细胞中附着在端粒DNA上,但在PARP1缺陷细胞中不附着,这表明这种酶负责DNA的ADP核糖基化接下来,他们将正常细胞与缺乏另一种酶TARG1的细胞进行了比较,TARG1可以去除ADP核糖。在缺乏TARG1的情况下,ADP核糖在端粒处积累,导致端粒复制中断和端粒过早缩短
为了证明这些端粒缺陷是由端粒DNA的修饰引起的,O’Sullivan和他的团队将功能与PARP1相似的细菌酶放入人类细胞中
“我们使用了一个指导系统来指导酶只在端粒添加ADP核糖,而不在基因组的其他地方添加,”O'Sullivan说。“我们发现,如果我们用ADP核糖加载端粒,它们的完整性会显著受损,它可以在几天内杀死细胞。”
O'Sullivan假设ADP核糖通过破坏一种保护端粒的保护结构,即保护蛋白,来影响端粒的完整性,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
奥沙利文说:“靶向PARP1是癌症治疗的一大成功案例,但一些患者对PARP1抑制剂产生耐药性。”。“我对这项研究感到兴奋,因为我们发现了PARP1生物学的一些新东西,这产生了一大堆新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开发针对PARP1的新方法或微调我们现有的疗法。我们正处于令人兴奋的事情的开始,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该研究的其他作者是Sandra Schamus Haynes、Ragini Bhargava博士和Patricia Opresko博士,他们都是Pitt和UPMC的成员;Junyeop Lee和Jaewon Min,博士,均来自哥伦比亚大学;Robert Lu博士和Hilda Pickett博士,均来自悉尼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的Marion Schuller和Josephine Groslabert
Journal information: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