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海鲜产业对食品冲击的抵御能力更强——这是一个好兆头,澳大利亚人现在吃的海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冲击是粮食生产的突然和巨大损失,会影响粮食安全以及当地产业和生计
一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南非大学海洋生态学家Zoe Doubleday博士表示,维持具有抗冲击能力的粮食系统是许多国家的优先事项,应对和学习冲击事件可能是建立这种韧性的关键这篇发表在《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杂志上的论文发现,澳大利亚不断增长的水产养殖业对冲击相对稳健,而野生捕捞渔业近年来对冲击的抵御能力更强
冲击的减少与2000年代中期渔业的重大改革时期相吻合,当时实施了三项主要政策举措,包括海洋保护区网络和捕捞战略政策
近一半的冲击与历史上的过度捕捞有关,三分之一与管理变革有关,管理变革通常是为了应对种群减少而引入的,并导致了更可持续的做法
该文件指出,解决过度捕捞问题的渔业政策可能是近年来没有冲击的原因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未来研究员Doubleday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对渔业管理的投资增强了系统的弹性 她说:“澳大利亚政府对产量下降做出了回应,减少了冲击,建立了一个更有弹性、可持续的粮食系统。”其他冲击因素包括疾病、经济原因、生物量或补充量下降、栖息地退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其中一些可能是由气候变化的影响造成的
Doubleday博士表示,随着气候变化威胁的加剧,优先考虑响应性渔业管理非常重要她说:“鉴于我们知道全球气候波动可能会加剧,了解系统中的脆弱性并根据这一信息采取行动,改变政策和管理,以帮助稳定当地的粮食生产,这一点很重要。”
“海鲜是健康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确保其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将确保始终满足对海鲜日益增长的需求。”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