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育与学习

同心而跳的心终将共鸣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4 06:08:25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音乐在此努力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在今天发表于期刊《科学报告》的一项跨学科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的发现:在共同击鼓时,小组成员的心脏功能方面——特别是心搏间隔(IBI)——发生了同步化。

这种生理同步是在一项新颖的音乐击鼓任务中被记录下来的,该任务由社会神经科学家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音乐系的学者合作专门为研究开发。

击鼓活动涉及51个三人小组,其间持续收集了IBI数据。参与者被要求根据通过扬声器呈现给小组的节奏,在小组共享的电子鼓组上各自的打击垫上进行击鼓匹配。其中一半小组的节奏是稳定且可预测的,因此预期的击鼓及其输出是同步的。而另一半小组的节奏不断变化,几乎无法跟随,因此产生的击鼓和音乐输出将是异步的。该任务使研究人员能够操控小组成员之间击鼓行为同步的水平,并评估每位参与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IBI变化的动态。

在完成这项结构化击鼓任务后,参与者被要求一起自由即兴击鼓。在结构化任务中表现出高生理同步性的小组,在自由即兴演奏环节也表现出更多的击鼓协调性。

数据分析表明,击鼓任务引发了小组内超出随机预期的生理同步化现象的出现。此外,击鼓过程中的行为同步性和增强的生理同步性各自独特地预示着小组成员凝聚感的提升。最后,研究人员表明,更高的生理同步性还能预测小组在后续不同小组任务中增强的表现。

巴伊兰大学心理学系社会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该大学贡达(戈德施密德)多学科脑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Ilanit Gordon博士(她与音乐系的Avi Gilboa教授和Shai Cohen博士共同领导了这项研究)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从多模态行为和生理角度阐述了同步化如何促进群体纽带形成及其随之而来的合作能力。操控行为同步性以及小组成员间IBI出现的生理协调,预示着成员间凝聚感的增强。”

该研究的合著者、音乐系的Gilboa教授说:“我们相信,共同音乐创作构成了一个有前景的实验平台,用于实施捕捉人类社会互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生态化、完全互动的场景。这些结果尤为重要,因为群体对于行动、身份认同和社会变革在我们的世界中至关重要。”

本研究得到了以色列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支持。

Journal Reference:

Ilanit Gordon, Avi Gilboa, Shai Cohen, Nir Milstein, Nir Haimovich, Shay Pinhasi, Shahar Siegman.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nchrony Predict Group Cohesion and Performance.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 (1) DOI:10.1038/s41598-020-65670-1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