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教育与学习

机器人具有显著影响儿童群体的力量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4 06:59:0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这项在普利茅斯大学进行的研究比较了成人和儿童在同伴和人形机器人同时在场时对相同任务的响应方式。

研究表明,尽管成人经常受到同伴观点影响(先前研究亦证实此现象),但他们基本能够抵抗机器人的说服。

然而,7至9岁的儿童更倾向于给出与机器人相同的答案,即使这些答案明显错误。

该研究采用1950年代首创的阿希范式,要求参与者观察屏幕上四条线段并指出其中哪两条长度匹配。单独测试时参与者几乎不会出错,但在群体实验中往往会遵从他人判断。

本研究中儿童单独测试时准确率为87%,当机器人加入后则降至75%。在错误答案中,有74%与机器人的答案一致。

科学家在《科学机器人学》期刊撰文指出,该研究为机器人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深刻见解,但也引发了对机器人可能对弱势儿童产生负面影响的担忧。

 

研究由普利茅斯大学前研究员安娜·沃尔默(现任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及普利茅斯大学/根特大学机器人学教授托尼·贝尔帕梅共同主导。

贝尔帕梅教授表示:"人类常会遵从他人观点,我们早知抵抗周围人观念影响之艰难,这被称为从众效应。随着机器人即将进入家庭和工作场所,我们好奇人们是否会顺从机器人。"

"结果表明成人不会遵从机器人观点,但儿童实验却显示顺从倾向。这表明儿童对机器人可能比成人更具亲和力,这引申出关键问题:若机器人建议购买何种商品或如何思考,会产生什么影响?"

普利茅斯研究团队长期探索机器人在医疗教育领域的积极影响。

他们主导的四年期ALIZ-E项目证实社交机器人可帮助糖尿病儿童接纳病情,目前领衔的L2TOR项目旨在开发辅助学龄前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器人。

研究者在结论中补充:"自主社交机器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儿童治疗师助手的未来并不遥远。此类应用中,机器人所提供信息可能显著影响互动对象。我们亟需探讨是否应建立监管框架等保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儿童与机器人社交互动中的风险,同时确保这些措施不会阻碍该领域良性发展。"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Plymouth.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Anna-Lisa Vollmer, Robin Read, Dries Trippas, Tony Belpaeme.Children conform, adults resist: A robot group induced peer pressure on normative social conformity.Science Robotics, 2018; 3 (21): eaat7111 DOI:10.1126/scirobotics.aat7111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