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学与社会

专家敦促:人工智能将长期存在,应让学生接受并运用该技术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03 21:04:21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分校(UBCO)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HES)教授专业伦理学的米根·麦克纳特博士(Dr. Meaghan MacNutt)最近在《生理学教育进展》(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篇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反思性写作作业:学生行为与态度表明其效用而非徒劳》的论文于本月发表,反驳了关于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普遍担忧。

三门不同课程的近400名学生匿名完成了一项调查,内容涉及他们在至少五项反思性写作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情况。所有课程均采用相同的人工智能政策,学生可选择使用该工具辅助写作。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让用户能够与大型语言模型交互。它们在增强学生学习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存在被滥用于完成写作作业的风险,"麦克纳特博士表示,"这种可能性引发了人们担忧,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严重威胁学术诚信,并影响学生通过自行起草和修改书面作业进行学习的过程。"

尽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就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与益处向师生提供了指导,但具体课程中的使用政策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麦克纳特博士与博士研究生兼HES讲师托里·斯特兰奇斯(Tori Stranges)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她指出,学科特定因素导致HES许多课程被认为极具挑战性,许多学生追求卓越成绩往往以牺牲心理健康为代价。

那么,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频率如何?其使用动机又是什么?

 

虽然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使用了人工智能,但81%的使用者表示其使用动机至少包含以下因素之一:快速便捷完成作业、追求高分及学习需求。约15%的学生称同时受三种因素驱动,其中超50%的使用者旨在节省作业时间。

麦克纳特博士指出,多数学生利用人工智能启动论文或修改部分内容。仅有0.3%的作业主要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

"关于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存在诸多猜测,"她表示,"但本研究中的学生报告显示,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多是出于学习而非成绩动机,且他们有选择性地以自认合乎道德且有助于学习的方式使用这些工具。这与普遍认为本科生日益注重成绩而忽视学习的观点相左,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她同时警告该研究也提出警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为学习英语者或有读写障碍者提供有效帮助。但若付费版本性能更优,经济能力允许使用更高效平台的学生可能获得不公平优势——从而加剧课堂不平等。

麦克纳特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行为与态度。她还建议,在人工智能使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应采取"与学生协作"而非"监控学生"的策略。

"我们的发现反驳了关于学生普遍滥用、过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损害学术诚信与学习的担忧,"麦克纳特博士强调,"但在推进政策或教导学生使用方式时,必须意识到学生背景差异巨大。这些技术对不同学生产生的裨益或伤害也各不相同。"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campus.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Tori N. Stranges, Meaghan J. MacNutt.Reflective writing assignments in the era of GenAI: student behavior and attitudes suggest utility, not futility.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 2025; 49 (2): 582 DOI:10.1152/advan.00241.2024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