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前沿信息

根据多学科研究整合,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交流历史可追溯至约20万年前,其动态过程呈现复杂的时间分层与地理分布特征。以下是基于最新研究的综合时间框架与关键发现:### 1. **基因交流的时间分层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16 20:37:40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由遗传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揭示了人类与尼安德特人复杂的基因交流历史。普林斯顿大学整合基因组学研究所教授Joshua Akey领导的团队发现了多个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混合的基因流动事件,表明两者间的互动比既往认知更早且更频繁。

多层次基因流动模式

研究团队通过IBDmix机器学习工具分析了2000个现代人类、3个尼安德特人和1个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数据,识别出三次主要混合波:

  • 首次混合发生于约20-25万年前
  • 第二次在10-12万年前
  • 最大规模混合出现在5-6万年前

关键突破在于逆向检测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中的现代人类DNA片段,揭示了早期混合后裔主要融入尼安德特人群体而非现代人类谱系的现象。

改写人类迁徙叙事

该发现挑战了传统"走出非洲"模型,证明现代人类在25万年前形成后即持续进行跨大陆迁徙,并非如既往认为的在非洲停留20万年才大规模扩散。这种动态迁移模式与考古发现的工具技术传播证据相印证。

尼安德特人种群衰退新解

基因组分析显示:

  • 尼安德特人有效繁殖种群规模从既往估算的3400人修正为2400人
  • 其基因组多样性中有15-25%源自现代人类基因渗入
  • 持续的人口压力最终导致群体被现代人类同化

该结论支持Fred Smith提出的"同化模型",即尼安德特人并非突然灭绝,而是逐渐被吸收融入现代人类群体。

气候与生态压力交互作用

结合古气候重建数据,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导致的栖息地片段化,使本已脆弱的尼安德特人群更易受气候变化冲击。现代人类持续迁徙带来的新型病原体传播压力可能是加速其衰退的另一关键因素。

这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通过创新算法打破了既往参考人群依赖的局限性,为理解古人类互动提供了全新视角。后续研究将聚焦于混合事件对人类表型特征演化的具体影响机制。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Princeton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Liming Li, Troy J. Comi, Rob F. Bierman, Joshua M. Akey.Recurrent gene flow between Neanderthals and modern humans over the past 200,000 years.Science, 2024; 385 (6705) DOI:10.1126/science.adi1768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