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了由氯原子连接的过渡金属硫族化物“立方体”片。虽然原子片已被广泛研究,例如石墨烯,但该团队的工作通过使用团簇开辟了新天地。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该团队成功地在碳纳米管内形成了用于结构表征的纳米带,同时还形成了可以剥离和探测的微型立方体片。这些被证明是产生氢气的优秀催化剂
二维材料是纳米技术的突破,实现了具有奇特电子和物理特性的材料,这些特性是其片状性质所特有的
虽然石墨烯是众所周知的,但也有很多人关注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C),它由过渡金属和硫或硒等16族元素组成。例如,TMC的纳米片已被证明能够发光,并显示出作为晶体管的优异性能
但是,虽然进展很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关于让原子在片状几何形状中形成正确的晶体结构
由助理教授Yusuke Nakanishi领导的东京都立大学研究团队受到启发,尝试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是否有可能使用TMC集群,并将其排列成二维模式?这种组装纳米片的新方法将产生一类完全不同的纳米材料
该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钼和硫的立方“超原子”团簇上。他们在碳纳米管的纳米尺度范围内,从氯化钼(V)和硫的蒸汽中生长出材料
生长的纳米带隔离良好,可以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清晰成像。他们证实,他们的材料由孤立的硫化钼“立方体”组成,这些立方体由氯原子连接,与块状材料中的立方体结构不同
(a)钼和硫原子的立方超原子团。(b) 传统的“面心立方”结构(如氯化钠、食盐)和散装材料中报告的包合物结构。图片来源:东京都立大学(a)由氯原子桥接的立方体团簇的受限纳米带示意图。(b)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图像的特写,以及(c)较低放大倍数的视图,显示碳纳米管中的限制。图片来源:东京都立大学但要使材料在应用中有用,需要在更大的尺寸上制作。在同一个实验中,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片状材料覆盖在他们的玻璃反应管内部
通过将固体与壁分离,他们发现它是由相对较大的微尺度薄片组成的,这些薄片由以六边形排列的相同超原子团组成。尽管该团队刚刚开始探索新材料的潜力,但他们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在微小应力下,相同的结构可以发光
他们还发现,它可能是析氢反应(HER)的有效催化剂,最常见于电流通过水中产生氢气时。与本身是一种有前景的催化材料二硫化钼相比,这种新型层状材料在探测时在较低电压下显示出明显更高的电流,表明效率更高
尽管还有更多,但他们组装纳米片的新方法有望提供一系列新的合理设计的材料,具有令人兴奋的新功能
More information: Yusuke Nakanishi et al, Superatomic Layer of Cubic Mo4S4 Clusters Connected by Cl Cross‐Linking,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4249Journal inform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Provided by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