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物理化学系的科学家在纳米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详见他们在《先进材料》杂志上的最新出版物。他们的论文题为“SiC超表面中强耦合声子极性的光谱和干涉和频成像”,介绍了一种新的显微镜方法,可以前所未有地可视化纳米结构及其光学特性
超材料是在纳米尺度上设计的,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独特性质。这些特性源于它们的纳米级构建块,到目前为止,由于它们的尺寸小于光的波长,直接观察它们一直具有挑战性。该团队的研究通过采用一种新的显微镜技术克服了这一局限性,该技术可以同时揭示这些材料的纳米和宏观结构
这项研究的关键发现是一种方法上的突破,它使以前太小而无法用传统显微镜看到的结构可视化成为可能。通过以创新的方式使用光,科学家们发现了如何在结构内“捕获”一种颜色的光,并使用与第二种颜色的混合来观察这种捕获的光。这个技巧揭示了纳米级光学超材料的隐藏世界
这一成就是Fritz Haber研究所利用自由电子激光器(FEL)的独特功能进行五年多专门研究和开发的结果。这种显微镜特别特别,因为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超表面,为透镜设计等技术的进步铺平道路,最终目标是创造更平坦、更高效的光学设备
通过加深对超表面的理解,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光源和相干热光源的设计打开了大门
“我们才刚刚开始,”研究团队表示,“但我们的工作对平面光学及其他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技术不仅使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纳米结构的完整性能,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将3D光学缩小到2D,使一切变得更小更平坦。”
Journal inform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Provided by Max Planck Society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