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心理学

青少年精神病样体验与抑郁症及自残行为存在关联

本站发布时间:2025-08-22 17:47:14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根据赫尔辛基大学青少年精神病学研究人员与HUS赫尔辛基大学医院近期完成的一项研究,在接受护理转诊的青少年群体中,精神病样体验普遍存在,但通常被认为是相对中性的现象——仅有部分青少年报告这些体验令人恐惧、担忧或具有伤害性。研究发现,精神病样体验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很强。这种关联并非源于个别精神病样体验与抑郁症状的直接联系,而是由更广泛衡量偏执和异常思维的综合性因素所驱动。除抑郁症状外,偏执思维和异常思维内容也与自毁想法存在关联。

将精神病样体验纳入诊疗常规

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所有寻求精神科护理的青少年进行系统性精神病样体验筛查,同时需评估其被感知为恐惧、担忧或危害的程度。特别是当应答内容强调离奇思维和过度猜疑时,还应注意评估情绪状态和自毁想法,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因缺乏深入问询而被忽略。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治疗实践提供了明确建议:精神病样体验应作为常规流程进行评估,但确定患者的主观感知同样重要。除非进行独立且系统的问询,否则这些现象无法被有效识别,"首席研究员、副教授Niklas Granö如是说。

应向青少年及其家属明确说明:这些症状普遍存在且通常可控。此外,应用认知心理治疗(即使是短期干预)也能帮助青少年理解自身症状,减轻由此引发的心理压力。

"芬兰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与治疗资源长期严重不足。如今,新兴福利服务区的启动与运营发展,为改善青少年精神科护理提供了重要契机——使我们能够系统评估那些常被忽视的常见症状,并考虑其短期潜在治疗方案,"Granö补充道。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Helsinki.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Niklas Granö, Sakari Lintula, Eino Uotila, Sebastian Therman, Mauri Marttunen, Ulla Lang, Klaus Ranta.Under the surface: paranoid and unusual thought content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adolescents entering psychiatric care.Psychosis, 2024; 1 DOI:10.1080/17522439.2024.2416423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