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心理学

醒来不会让人压力大,研究发现

本站发布时间:2025-06-22 14:34:22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醒来会刺激释放激素皮质醇——这一现象被称为"皮质醇觉醒反应"(CAR)。该反应已被用于研究多种临床状况,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肥胖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ME/CFS)。

利用CAR进行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在于,由于测量在唾液中进行,实验方案通常仅评估醒来后获取的样本,而非觉醒前的时段。因此,这些研究无法证明皮质醇分泌速率在觉醒期间的变化。

为解答"皮质醇分泌速率是否确实在觉醒后增加"这一关键问题,布里斯托研究团队采用自动化采样系统,对201名年龄在18至68岁之间的健康男女参与者,测量了觉醒前后的组织皮质醇水平。

研究人员发现觉醒并未导致皮质醇释放增加,且无证据表明觉醒后一小时内皮质醇增长率相较觉醒前一小时有所变化。这表明醒后即刻出现的皮质醇水平变化,更可能是皮质醇每日节律的尾声——该节律在凌晨时分开始上升,并在习惯性清醒时间后不久达到峰值。

重要的是,该研究还观察到个体间在绝对浓度和变化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动态变化差异可能与睡眠时长及时机有关。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建议在仅依据醒后一小时内获取的皮质醇测量值进行解读时需保持谨慎。

研究结果表明,觉醒前后皮质醇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与皮质醇的内源性昼夜节律相关。此外,结果还提示若皮质醇与觉醒存在关联,其关联更可能体现在促进觉醒启动的因素上,而非作为觉醒后的反应。

 

昼夜节律——即生理与行为模式的天然24小时周期——是对地球昼夜光暗交替与温度波动的关键适应机制,这些节律的紊乱会导致多种心理、代谢、心血管及免疫系统健康问题。理解皮质醇节律在诸多此类状况中的作用,对研究人员认知相关疾病及其潜在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布里斯托医学院转化健康科学系(THS)医学教授、本研究主要作者之一斯塔福德·莱特曼表示:"我们的研究为理解夜间皮质醇升高与睡眠的关系开辟了全新框架,并揭示了这种关系在睡眠障碍、抑郁症等众多疾病中如何被破坏。"

布里斯托医学院(THS)临床研究员、共同第一作者托马斯·厄普顿博士阐释:"通过测量觉醒前后的变化,本研究为皮质醇相对于睡眠及内源性节律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亟需的关键见解。在我看来,核心启示在于:当缺乏觉醒前状态信息时,尝试解读觉醒后皮质醇值需极度谨慎。"

布里斯托大学生物心理学教授、科研文化副校长助理马库斯·穆纳福补充道:"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生物学机制,更印证了研究领域内某些已成共识的发现可能存在谬误。

"确保研究工作的稳健性与可重复性——包括严谨验证既往发现——是我们在布里斯托大学着力培育的科研文化的核心要素。"

研究团队建议,未来关于夜间及清晨觉醒机制的研究,除关注睡眠和行为外,还应仔细考量下丘脑-垂体轴(调节应激反应及皮质醇释放的人体系统)活动状态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由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超昼夜节律"项目(资助号633515)及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后续基金(BB/M019268/1)资助。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Bristol.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Samantha Klaas, Thomas J. Upton, Eder Zavala, Michael Lawton, Sophie Bensing, Katarina Berinder, Ileana Botusan, Marianne Grytaas, Paal Methlie, Marianne Øksnes, Georgina Russell, Dimitra A. Vassiliadi, Stafford L. Lightman.Awakening not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ate of cortisol secretion.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25; 292 (2038) DOI:10.1098/rspb.2024.1844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