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英国约有100万人患有失智症,其中超过半数被诊断为晚期失智症。晚期失智症通常需要专业护理,并常伴有躁动、攻击性行为、游走以及抗拒护理等行为。
这项发表在《自然-心理健康》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音乐疗法的多重益处,阐明了音乐产生这些效果的机制,并为晚期失智症患者实施有效音乐疗法提供了蓝图。
由受过培训的治疗师提供的音乐疗法可包括歌唱、演奏或聆听音乐。治疗师还能为家属和护理人员在个体日常护理中具体应用音乐的方式提供专业指导。
这项由英国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RU)的娜奥米·汤普森领导的新研究,是首个采用现实主义综述方法的音乐疗法失智症护理研究。该方法整合学术研究与利益相关者意见,为实施个性化干预制定指导方针。
研究表明,若音乐疗法根据个体需求量身定制,可即时、短期缓解晚期失智症患者的躁动与焦虑症状,并提升其注意力、参与度、警觉性和情绪状态。音乐互动有助于患者增强环境安全感与方向感,从而降低痛苦程度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该效果产生的机制在于:无论是演奏、歌唱或聆听,音乐都能提供认知与感官刺激,激活双侧脑区网络以调动患者残存能力与记忆,并帮助患者管理情绪、保持平静。音乐还可针对性调节以降低生理压力反应,尤其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
音乐唤起的记忆(尤其是熟悉旋律触发的记忆)比无音乐辅助时回忆更快,更具积极性与特异性,且多关联患者早期生活经历。研究证实10至30岁期间接触的歌曲效果最为显著。
作为非语言交流形式,音乐不受认知障碍或音乐能力限制,为患者与医护人员、照料者、病友或护理院居民创造了社交互动机会。
研究建议音乐治疗师培训其他专业人员,确保所有参与晚期失智症护理的工作人员无论经验水平都能应用音乐疗法。应配备乐器及个性化播放列表制作指南等资源,并鼓励家属运用音乐支持患者。
参与音乐活动同样能降低护理人员及家属压力水平并提升其福祉。它能创造不同于常规照护的珍贵互动时刻,培养共情能力,并帮助工作人员在患者痛苦加剧时更有效地建立联结。
该研究通过访谈剑桥郡与彼得伯勒国民保健服务基金会信托精神科失智症病房员工及音乐治疗师、系统性综述已发表文献、开展全国医疗专业人员调查完成,并与失智症专业护理慈善机构Dementia UK合作进行。
论文第一作者、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剑桥音乐疗法研究所的娜奥米·汤普森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失智症患者数量持续增长,音乐是提升患者生活品质相对直接且具成本效益的途径。
"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音乐疗法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满足患者刺激需求、通过记忆强化熟悉感、促进情感表达与关系建立,更重要的是显著减轻痛苦与焦虑——同时为其在失智症护理中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音乐(尤其是录制音乐)是工作人员和家属帮助管理患者痛苦的便捷方式,音乐治疗师可提供个性化音乐定制建议。正如医生开具明确剂量与频次的处方,音乐治疗师能制定个体化方案,规划全天候音乐应用模式以减轻痛苦并提升患者福祉。"
共同作者、剑桥郡与彼得伯勒国民保健服务基金会信托研发总监兼剑桥大学副教授本·安德伍德博士指出:"晚期失智症患者有时会陷入极度痛苦,我们亟需寻找最佳应对方案。音乐是有效干预手段之一,因此我对这项高质量合作研究成果感到振奋,它将推动音乐疗法惠及国民保健系统的失智症患者。"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Anglia Ruskin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Naomi Thompson, Helen Odell-Miller, Benjamin R. Underwood, Emma Wolverson, Ming-Hung Hsu.How and why music therapy reduces distress and improves well-being in advanced dementia care: a realist review.Nature Mental Health, 2024; 2 (12): 1532 DOI:10.1038/s44220-024-00342-x
2025-07-01
2025-07-01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