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由于温暖的海水限制了食物供应,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重量在2010年代有所下降。这项工作出现在《鱼类与渔业》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第一阶段的体重减轻归因于日本沙丁鱼数量的增加,这增加了与其他物种对食物的竞争。在2010年代,尽管日本沙丁鱼和胖鱼的数量适度增加,但气候变化使海洋变暖的影响似乎导致了更多的食物竞争,因为较冷、营养丰富的水不容易浮出水面
这些结果对试图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管理海洋资源的渔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启示意义
无论是寿司、takoyaki(传统章鱼煎饼球)还是烤鲭鱼,海鲜都是日本美食的标志性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几十年来,日本的海鲜自给率一直在逐渐下降。当地渔业面临多重挑战,从销售额下降、价格下降到劳动力短缺、消费者偏好变化和成本飙升。但也许最大的威胁之一来自全球变暖
日本东海岸与北太平洋西部接壤,这是一个生产力很高的海域。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2019年,北太平洋西部几乎占全球捕获和销售鱼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然而,东京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代,该地区的鱼类重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东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研究所的伊藤信一教授解释道:“我们调查了13个物种的17种鱼类种群,即鱼类种群或群体,发现许多鱼类在这一时期体重下降。”
Ito和合著者、博士生Lin Zhen一起分析了日本水产厅和日本水产研究教育厅的鱼类重量和生物量数据。鱼类重量是指个体鱼类(例如,一条200克的鲭鱼),而生物量是指一个地区内一个物种或群体的总重量(例如,50000吨的鲱鱼)
这两人研究了1978年至2018年间4个物种的6个鱼类种群的长期数据,以及1995/1997年至2018年期间13个物种的17个鱼类种群中期数据。还研究了1982年至2014年间的海水温度数据,以了解海洋表面和地下层的变化是否会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鱼类体重有两个时期下降,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是在2010年代。研究小组将20世纪80年代体重下降归因于日本沙丁鱼的增加,这可能导致鱼类内部和物种之间对食物的竞争加剧
左边的图表显示了所研究鱼类生物量的变化,即每种鱼类的总重量(单位:1000吨)。右边的图表显示了总生物量和个体重量之间的关系。红线表示沙丁鱼、鲭鱼和凤尾鱼的总生物量,黑线表示个体重量的波动和下降。资料来源:2024甄和伊藤/鱼类和渔业日本北部青森县海岸线的景色,那里捕捞着许多物种,包括鲭鱼、沙丁鱼和鳕鱼。资料来源:2024 Shi-ichi Ito相比之下,在2010年代,尽管日本沙丁鱼和胖鱼的数量略有增加,但该团队的分析似乎表明,由于全球变暖对海洋的影响,地下层对海洋表面的营养供应减少是一个影响因素
伊藤解释道:“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洋上层变得更加分层,之前的研究表明,较大的浮游生物被较小的浮游生物和营养较少的凝胶状物种所取代,如水母。”“气候变化会改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时间和长度(海洋表面微小藻类的爆炸性生长),这可能不再与鱼类生命周期的关键时期一致。在其他研究中,鱼类的迁徙也受到了影响,这反过来又影响了鱼类的相互作用和资源竞争,”伊藤继续说道
Ito希望渔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能够利用这样的研究来更好地了解日本周围海洋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为未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考虑到气候引发的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鱼类种群的管理应该与以前有所不同。鱼类经历的情况比几十年前严重得多,”他说。“如果我们不能阻止全球变暖,鱼类的质量可能会下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健康的海洋和美味的鱼类。”
Journal information: Fish and Fisherie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Tokyo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