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动物植物

北极夜生活:海鸟群落在夜间爆发声音

本站发布时间:2024-03-18 16:24:30

对一群小海雀的声学记录揭示了它们的夜间活动,并为北极地区的鸟类生物学提供了有价值的监测手段

北海道大学北极研究中心和丹麦奥胡斯大学生态科学系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合作研究深入研究了北大西洋最丰富的海鸟(小海雀、Alle-Alle)的迷人活动。这项研究揭示了鸟类在北极夏季无尽的日光下的日常节律行为。在北海道大学副教授Evgeny A.Podolskiy的领导下,这一发现发表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

在格陵兰岛西北部偏远的荒野中,研究团队采用被动声学和成像技术来揭示小海雀群落隐藏的节奏。每年夏天,大约有6000万只鸟类来到该地区繁殖和觅食,虽然它们的叫声是当地居民熟悉的夏季声景,但科学界对它们的日常生活和叫声习惯知之甚少

这项研究揭示了发声活动的“夜间”激增,这与熟悉黎明合唱的中纬度居民的预期相反。由于下午鸟类数量减少,鸣叫和拍打翅膀的频率也降低了。这项研究提高了我们对连续日光环境中鸟类行为的理解

会飞的小海雀。来源:Monica Ogawa“这些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北极生活的复杂节奏,并提醒我们鸟类的数量取决于一天中的时间,”Podolskiy说。奥胡斯大学的合著者Anders Mosbech博士说:“在永恒的阳光下,小海雀表现出一种反映其行为周期的声学模式,如出勤、进食和雏鸟,这为它们的生态动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波多尔斯基补充道:“面对快速的环境变化,了解它们的行为动力学对于有效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至关重要。”

该研究主张继续使用声学监测作为研究北极鸟类群落的一种非侵入性和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实地观察方法可能不太实用,因为它们的劳动性质和海鸟繁殖地的偏远

该研究的合著者、北海道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生Monica Ogawa解释道:“通过将音频数据与延时相机或雷达系统等其他监测技术相结合,并让当地社区参与进来,我们可以加强重要海鸟种群的保护工作,同时促进可持续性。”

记录小海雀的叫声和拍打翅膀。资料来源:Evgeny A.Podolskiy等人,通讯生物学。2024年3月15日

研究团队计划继续对北极海鸟的声学生态学进行调查,利用跨学科合作深入研究鸟类生物学和影响其的环境变化。通过他们的努力,研究人员希望扩大我们对在地球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中维持生命的复杂相互作用网络的理解

More information: Acoustic monitoring reveals a diel rhythm of an arctic seabird colony (little auk, Alle alle),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24). DOI: 10.1038/s42003-024-05954-8

Jour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Biology

Provided by Hokkaido University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