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更重要的关系,经常求助于家人和亲密的朋友。这种对少数特别亲密关系的积极重新定位可以解释为什么衰老的人类生活在越来越小的社交网络中
由于人类行为不仅反映了我们现代社会的现状,也是我们进化历史的结果,因此对近亲社会老龄化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行为的生物学根源
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灵长类动物社会进化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所和Gö大学行为生态学系;廷根在泰国自由生活的阿萨姆猕猴身上检验了几个关于社会老龄化驱动因素的假设
研究人员收集了八年来女性社交行为的数据,发现她们的社交网络规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雌性继续与亲密的社交伙伴互动,但逐渐完全退出社交。这些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上,有助于理解社会老龄化的进化起源
社会纽带促进健康和福祉。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往往会减少社交联系,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人身上;家人和亲密的朋友。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这种社会参与的变化是因为人们知道寿命有限,是因为衰老身体的身体限制,还是因为现代社会对老年人的社会排斥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灵长类动物社会进化小组的前博士生Baptiste Sadoughi利用在Phu Khieo野生动物保护区DPZ野外采集的雌性阿萨姆猕猴的长期社会数据,测试缺乏人类死亡感的非人类灵长类物种社会衰老的驱动因素该团队多年来一直在Phu Khieo研究阿萨姆猕猴的行为,积累了数千小时的社会行为详细观察
“对于社会老龄化问题,我们关注的是女性,因为她们一生都与母亲、姐妹和女儿在一起,这使我们能够跟踪她们一生中的行为变化,”Sadoughi解释道
Sadoughi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接触其他女性的频率降低,在积极培养她们方面投入的时间也减少。然而,较少的社会接触并不一定意味着女性更经常独处。事实上,年长的雌性并不比年轻的雌性在空间上更孤立,它们只是互动较少Sadoughi说:“我们认为,年长的雌性会不惜一切代价跟上群体的步伐,因为靠近他人是抵御捕食者的最佳保护机制之一。然而,一旦它们做到了这一点,它们就缺乏与他人进行社交的动力或能量。”
考虑到人类和猕猴的社会衰老之间的相似性,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假设人类的社会选择性增加是否也可以解释猕猴的结果
“阿萨姆猕猴雌性是有选择性的。雌性过去与谁互动更多,就可以预测她现在将与谁互动。但这种选择性和偏爱某些伴侣而非其他伴侣的倾向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强,正如我们从人类身上所知道的那样,它保持不变。随着年龄的推移而不变的东西不能解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的东西。因此,伴侣选择的选择性不足以解释社交网络的年龄依赖性减少,”Sadoughi解释道
衰老研究需要纵向数据研究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因另一种与我们通常认为的衰老无关的现象而变得更加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的风险越来越大。社会融合程度低,身边的伴侣越来越少,死亡风险就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自然捕食压力下。
”这一简单的事实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融合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达到老年的人与社会关系异常良好的可能性所混淆,因为关系不太好的人已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选择性消失,”灵长类动物社会进化研究小组负责人、该研究的高级作者Julia Ostner解释道。
纵向数据的获取使研究人员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并区分与衰老真正相关的变化和人口趋势引起的变化。
只有在过去20年里,科学家们才认识到野生动物也会经历与衰老过程相关的生理、形态或社会变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时间不够长,无法显示出衰老的迹象。“直到现在,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中动物种群的长期数据所提供的可能性,以研究如何个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Baptiste Sadoughi说Provided by The German Primate Center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