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übingen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辟了新的天地,证明褐藻中的HMG-box基因对决定雄性至关重要。这一突破大大扩展了我们对真核生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理解。到目前为止,只在少数脊椎动物和植物中发现了主要的性别决定基因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阐明了动物和海藻之间发育途径的进化相似之处,尽管它们有数百万年的独立进化史。它强调了跨谱系共享基因工具包的使用,并探索了遥远的进化趋同
褐藻中神秘的U/V性染色体系统虽然大多数有性繁殖生物通常明显是雄性或雌性,但不同物种的性别决定背后的遗传调控差异很大。这种多样性延伸到褐藻看似简单的外表,它们具有有趣的性别决定机制
褐藻是海洋多细胞光合真核生物。这些生物独立于动植物进化出了几个关键的生物学特征,如多细胞性、复杂的生命周期和性染色体。鉴于这些独特的特征,褐藻是研究繁殖进化方面的优秀模式生物真核生物涵盖了一系列生物,从单细胞到复杂的多细胞形式,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染色体
哺乳动物有XX/XY系统,其中雄性有X和Y染色体。类似地,在鸟类、鱼类和一些昆虫中观察到的ZZ/ZW系统中,雄性通常同时具有ZZ染色体。XX/XY和ZZ/ZW系统的出现是因为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拥有两个基因组拷贝,每个亲本一个拷贝
这些系统包含触发雄性或雌性分化的特定因素,已知的主要性别决定因素分别在Y和W染色体上确定。相比之下,U/V系统的研究较少,在藻类、苔藓和地衣中只发现了一种性别决定因素。然而,真菌并不依赖于特殊的性染色体。它们利用交配型基因来决定自己的性别以及可以与谁一起繁殖
褐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采用U/V性染色体系统。褐藻在单倍体阶段(即只有一个基因组拷贝)决定其性别,而不像携带两套完整染色体的二倍体动物。褐藻只携带雄性的V染色体或雌性的U染色体,决定它们的性别十多年前,在苏珊娜·科埃略博士的领导下,研究人员在褐藻的雄性V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性别特异性区域,该区域包含一个编码HMG盒蛋白的基因,他们后来将其命名为MIN(雄性诱导因子)
HMG盒是一种DNA结合结构域,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和转录因子中,包括人类中发现的性别决定因子SRY和真菌中的交配类型决定因子。当时,现有的工具和方法无法证明MIN是否会触发这些生物体的雄性发育途径 来源:马克斯·普朗克学会CRISPR/Cas基因操作的见解
“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褐藻配子进行着迷人的交配舞蹈,”Ré博士解释道;我的Luthringer是藻类培养专家,也是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藻类培养设施的负责人;宾根
“雌性配子快速固定在基质上,并在海水中释放一种信息素,如化学信号,以吸引雄性。雄性配子通过两个鞭毛在雌性周围逐渐靠近的圆圈中主动游动,被它们的‘香水’吸引。”
随着CRISPR/Cas技术(通常被称为“基因剪刀”)的出现,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定位和编辑这些褐藻的遗传物质。他们使用该工具通过产生功能缺失的突变体来测试MIN的生物功能。结果很清楚:“CRISPR突变株系中没有复杂的雄性配子交配舞蹈。这意味着在没有MIN的情况下,配子对雌性信息素变得完全不敏感。”藻类发育和进化部主任Coelho博士指出,“当我们敲除褐藻中的性别决定基因MIN时,我们没有观察到性别逆转。相反,雄性变得无性。这是因为它们缺少互补染色体,即雌性U染色体。这表明U染色体上的雌性诱导因子尚待发现。”通过这些遗传实验,研究人员揭示了控制雄性性别决定的复杂机制。在褐藻中
Coelho博士评论道,“将HMG结构域基因识别为褐藻主性因子表明,动物和海藻已经独立地达成了确定雄性的相同解决方案。”由于共享的遗传工具包,性别决定的进化深入进化时间线,藻类和动物之间共享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是单细胞的,缺乏这两组生物不同的性染色体。蛋白质生物信息学项目负责人Vikram Alva博士澄清道,“HMG-box结构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最后一个真核生物共同祖先,而MIN在褐藻的共同祖先中进化较晚。”。阿尔瓦博士强调,“Whil
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
Provided by Max Planck Society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