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度致残的精神障碍,许多研究表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低下是其致病机制之一。甘氨酸转运蛋白1(GlyT1)是一种甘氨酸转运蛋白,与NMDA受体高度共定位。GlyT1的抑制可以增加突触间隙中甘氨酸的浓度,从而间接促进NMDA受体的激活。因此,GlyT1被认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靶点
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燕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揭示了全长野生型人GlyT1转运蛋白的三种不同构象,阐明了底物识别和三种抗精神分裂症候选药物选择性抑制GlyT1的机制
目前,靶向GlyT1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候选药物可分为基于肌氨酸和非肌氨酸的两类。研究人员发现,最初的基于肌氨酸的先导抑制剂ALX-5407与GlyT1的向内口袋结合。
他们还确定了第一个获得专利的非肌氨酸抑制剂SSR504734和药物PF-03463275(目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与GlyTl的向外口袋结合。研究人员认为,这将有助于加快靶向GlyT1的药物开发进程,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Journal information: Cell
Provid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