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动物植物

科学家利用“树叶发光”来了解气候变化

本站发布时间:2024-05-06 21:27:38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叶光”为北极和北方生态系统(如明尼苏达州的森林和湿地)的植被动态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些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变暖最快的生态系统之一。利用遥感监测自然发光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跟踪气候变化及其对我们自然资源的影响

叶光,正式名称为太阳诱导的叶绿素荧光(SIF),是光合作用的天然副产品。这种发射的光是人眼看不见的,但过去十年传感技术的进步使科学家能够从卫星、飞机和发射塔上观察到这种现象

最近发表在《当前气候变化报告》上的这项研究表明:

SIF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量化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植被生产力和植被健康,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光合作用引起的干扰,即植被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在北极和北方地区,丰富的常绿森林全年维持树叶和针叶,而实际生产力在冬季停止。叶片颜色和生产力之间的这种解耦使得传统的传感工具,如叶片绿色度测量,不那么准确。SIF是增强我们对北极和北方地区变化和气候驱动因素理解的先进工具

“迫切需要开发准确的监测工具,我们已经看到更多的永久冻土融化,野火频率和强度增加,干旱和昆虫爆发的风险更高,”作者、生物产品和生物系统工程系助理教授芮成说。“由于北极北部地区地处偏远,遥感工具比实地测量更有利。”

More information: Rui Cheng,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SIF):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Carbon Uptake in Arctic-Boreal Ecosystems, Current Climate Change Reports (2024). DOI: 10.1007/s40641-024-00194-8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