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英国遗传学家和动物福利专家组成的团队和一个来自美国的团队已经确定了导致芬兰新发现的猫皮毛颜色模式的基因突变。在他们发表在《动物遗传学》杂志上的研究中,该小组对其中两只猫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
2007年,芬兰人开始注意到一些野猫有一层颜色独特的皮毛。与典型的燕尾服图案不同,这些猫的毛发底部是黑色的,向尖端逐渐变白。这种模式很快被称为“芬兰突变”,因为一些被采用并带进了家中。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探索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给这种新的被毛图案取了一个官方名称——他们以一种流行的芬兰甘草命名为salmiak。接下来,他们发布消息称,他们正在寻找具有新皮毛图案的猫,并要求志愿者将它们带进来接受测试
对猫的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已知会影响白色皮毛颜色的突变呈阴性。这使得研究小组对其中两只猫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他们在KIT基因附近的一个位点发现了一个突变,该突变以前与家猫的几种白发模式有关——他们还指出,下游缺失了一段序列
接下来,研究小组验证了他们已经找到了他们正在寻找的变体——他们在181只猫身上寻找了它,并在其中三只有salmiak毛的猫身上找到了它。这三个人也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三只猫有这种变体,但没有salmiak毛——它们只从父母中的一方遗传了这种突变
研究小组表示,他们已经确定了导致新的、独特的被毛模式发展的隐性突变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