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动物植物

通过创新育种和机械化提高再生稻产量和可持续性

本站发布时间:2024-07-19 02:26:05

一个研究小组回顾了中国再生稻栽培的进展和前景,强调了由于育种方法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再生稻的显著崛起。他们研究了品种选择、残茬高度和水肥管理等关键方面,强调需要精确的根际调控来提高水稻再生能力和再生作物产量

未来的应用旨在提高再生稻种植的机械化、质量和效率,解决当前再生率低、机械不足和水管理问题等挑战,以支持可持续农业发展

水稻再生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技术,早在Xi就有记载,它包括收割主要作物并让新植物从残茬中发芽。尽管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被使用过,但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不合适,它面临着产量低和不稳定的问题

随着杂交水稻技术和机械化的进步,再生稻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在粮食短缺地区。然而,收获过程中机械损伤导致的产量下降等挑战依然存在

2024年6月26日发表在《农学技术》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探讨了高产再生稻的形成及其提高产量和可持续性的生理机制

这篇综述文章探讨了水稻再生和高产农艺性状的复杂遗传,强调了筛选合适的品种对再生稻成功发育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RRA3(水稻再生能力3)基因的鉴定进行了综述,证明了其对再生水稻再生和产量性状的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育种仍然具有挑战性

从历史上看,中国有限的研究将再生稻筛选局限于现有品种。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进展表明,产量表现和抗逆性等性状发生了转变。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在不同地区实现持续的高产仍然很困难

本综述强调了对农艺性状进行详细调查和制定鉴定标准以预测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优良品系的重要性。文章进一步强调了最近的育种成就,以及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将再生稻品种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类型

实际挑战,如收获过程中机械损伤导致的产量下降,仍然很大。研究人员呼吁对农艺性状和最佳留茬高度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再生率和产量,为未来改良再生稻栽培奠定基础

根据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林文雄的说法,“提高水稻的再生率对于实现再生稻的高产和超高产至关重要。此外,虽然中熟再生稻(中熟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再生稻的利用类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但对早熟(短熟期)和晚熟(长熟期)再生稻品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调查。”

中国在再生稻研究和产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低再生率和对早熟和晚熟品种的研究不足等挑战依然存在

未来的努力应优先提高水稻质量,开发有弹性的品种,升级基本技术和基础设施。开发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专用机械,促进再生稻的环境效益,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确保高质量的标准、溢价和整体行业效率 More information: Ting Chen et al, Studies and prospectives of mechanically harvested ratooning rice in China, Technology in Agronomy (2024). DOI: 10.48130/tia-0024-0012

Provid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