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大学、日本水产研究教育厅、日本大学、全球环境论坛和茨城自然博物馆公园的一个合作研究小组透露,一种新引入的寄生虫——袋形吸虫正在感染通河系统中的本地鱼类
他们的研究还证实,入侵物种金贻贝是感染源,而蓝鳃鱼和斑点叉尾鮰等非本地鱼类则有助于维持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这项研究发表在《蠕虫学杂志》上
尽管之前在中国有报道,但这种寄生虫缺乏有效的学名。它现在被描述为Dollfustrema入侵者,标志着继Prosorhynchoides ozakii之后,Tone河系统中第二例引入的带喙吸虫病例
D.入侵者使用入侵的金贻贝(Limnoperna fortune)作为其感染源。它寄生在本地淡水鱼中,如短棘鲷和暗棘鲷,以及非本地淡水鱼,包括国内和国际引进的物种 多夫斯特雷马入侵。A.成年人。B.囊蚴。C.Dollfustrema入侵,感染宿主的鳍。图片来源:岩田昭夫、齐藤义树和林真藤金贻贝,第一位中间宿主。A.金贻贝。B.未感染的贻贝。C.感染贻贝。箭头表示孢子囊。图片来源:Yoshiki Saito和Makito Hayashi在受感染的本地鱼类的鳍及其基部观察到黄色寄生虫。值得注意的是,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和蓝鳃鲶(Lepomis macrochirus)的感染个体中发现了高寄生虫载量,这两种鱼类都被指定为入侵物种这些发现表明,这三种入侵物种在维持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和促进其传播给本地鱼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估计,这种寄生虫在2020年左右被引入托内河系统,但其确切的引入途径尚不清楚。迄今为止,尚未报告人类感染病例
More information: Y. Saito et al, Lifecycle of an introduced Dollfustrema (Bucephalidae) trematode in the Tone River system, Japan, Journal of Helminthology (2025). DOI: 10.1017/S0022149X24000932Provided by Toho University
2025-03-15
2025-03-15
2025-03-15
2025-03-15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