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动物植物

蒙古戈壁沙漠发现恐龙时代新哺乳动物化石

本站发布时间:2025-05-10 07:17:52

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在蒙古戈壁沙漠的晚白垩世(1亿至66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属于以前未知的哺乳动物属和种的化石。

这只老鼠大小的动物被命名为Ravjaa-ishiii:这个物种的名字是为了纪念19世纪受人尊敬的佛教僧侣Dulduityn Danzanravjaa和已故的林原自然科学博物馆前馆长石井健一,他帮助建立了蒙古-美国以外地区的研究伙伴关系。

该研究发表在《波兰古生物学学报》上。该团队包括冈山科技大学(OUS)和蒙古科学院古生物与地质研究所(IPMAS)的研究人员。

在2019年对蒙古戈壁沙漠含化石矿床贝恩希尔组的联合考察中,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1厘米长的下颌部分。分析表明,该标本是白垩纪哺乳动物科Zhelestidae的成员。

然而,它异常高大的臼齿和独特的下颌形状与已知的近亲不同,因此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属和种。这一发现标志着蒙古首次记录到哲人潮,表明该群体也在内陆地区繁衍生息,而不仅仅是像以前推断的那样沿着古老的海岸线。

Baynshire组的建议年龄对应于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早期传播。臼齿的健壮性类似于吃种子和水果的哺乳动物,这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见解,即早期的欧氏人种已经在利用开花植物创造的资源。

Tsukasa Okoshi(主要作者和美国以外地区的博士生)说,“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出版过程比预期的要长,但我们最终能够确定这个标本的科学重要性。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将作为进一步分类研究同一地点和时代其他小型脊椎动物化石的起点,并最终有助于揭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恐龙时代曾经生活在戈壁滩上的恐龙。”戈壁滩,简直就是奇迹。”

More information: Tsukasa Okoshi et al, A new eutherian mammal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ayanshiree Formation, Mongoli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25). DOI: 10.4202/app.01213.2024

Journal information: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Provided by Okayama University of Science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