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的一篇论文中,杜克大学机械工程系J.A. Jones杰出教授阿德里安·贝扬(Adrian Bejan)提出,经济衰退是物理学的一个自然特征,其根源在于扩散运动在空间中的时间依赖性。
"该理论阐明了诸如历史是否重演或经济是否稳定等常见问题,"贝扬说道。"这些问题可以从物理学中找到答案。存在普遍机制催生出支配经济增长的法则。而维持增长的关键在于创新。"
贝扬的结论融合了他此前两篇论文的核心思想:其一详述了S型曲线在生活各领域的普遍性;其二揭示了经济学与燃料消耗之间的直接关联。
2011年,贝扬曾预测,无数扩散现象随时间的增长均遵循"S型曲线"(即sigmoid函数)的形态,此现象源于他于1996年提出的构造定律。例如,泼洒在地板上的牛奶最初覆盖面积很小,随后会以指状形态在厨房瓷砖上快速扩散,最后进入缓慢蠕动的终末阶段。这种"慢-快-慢"的发展历程同样可见于化学反应、人口增长、新技术应用乃至新思想的传播。
数年后,贝扬将经济学与物理学相统一,证明物理学能解释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其年度燃料消耗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推进需要动力,动力需要燃料——无论驱动人体的是食物还是驱动汽车的是汽油,"贝扬解释道。"而国家消耗的燃料总量与其经济增长直接相关。因此,物理学和经济学实为一体两面。"
在新研究中,贝扬用经济学概念(包括货币、储蓄、时间与泡沫)替代了动力概念。他指出,若具备产生超额动力并能以货币形式借贷给他人的能力,那么用于推动特定区域内事物运转的货币流动,其形态与用于相同目的的能源流动完全一致。
"储蓄与借贷的能力——让货币在全球邻里间流通的能力——是连锁反应,"贝扬阐述道。"因此经济发展整体是连锁反应,该现象的物理学原理已在本文详述。"
综合这两个概念,贝扬论证了商品经济生产率的"S型曲线"与投资线性曲线的冲突:初期S曲线位于投资线下方,投资呈现为投机性的希望之光;随时间推移,S曲线超越投资线,创造繁荣与前景;但当商品、理念或发明的普及度与效用衰减时,S曲线进入平台期,最终不可避免地回落至投资线下方。
此时经济衰退便会降临。但贝扬强调,尽管任何买卖之物都必然经历此过程,并不意味着整体经济必然暴跌。
"所有扩散现象皆有生命周期,若不采取措施延缓跌入悬崖的时刻,终将坠落深渊,"贝扬警示道。"但自由市场能够持续孕育新的S型曲线。只要人类保持创新创造力,引入足够规模的新S型曲线,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便能延续。"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Duke University.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Adrian Bejan, Marcelo R. Errera, Umit Gunes.Energy theory of periodic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2020; DOI:10.1002/er.5267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