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答这些问题,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经济博弈。在该游戏中,参与者会面对一名玩家的公平行为和另一名玩家的不公平挑衅。随后,他们通过脑成像技术观察了研究参与者在经历不公和愤怒时哪些脑区被激活。在第二阶段,科学家给予参与者报复的机会。由此,他们识别出与抑制报复行为相关的激活脑区位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在挑衅阶段,DLPFC越活跃,参与者的报复行为就越少。这些研究成果现已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迄今为止,关于愤怒及其引发的报复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参与者对愤怒情绪的回忆,或是对照片中面部愤怒表情的解读。UNIGE瑞士情感科学中心(CISA)研究员Olga Klimecki-Lenz希望实时定位当人产生愤怒时大脑的哪些区域会做出反应,以及这种情绪如何具体化为报复行为。
在不平等游戏中发怒
25人参与了"不平等游戏"——这是由Olga Klimecki-Lenz设计的经济博弈,旨在引发不公感继而产生愤怒,最终为"受害者"提供报复机会。"参与者与两名玩家进行经济互动,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预设程序控制的——参与者对此并不知情,"Olga Klimecki-Lenz解释道,"其中一名玩家友善,只提供互惠的金融互动并发送友好消息;而另一名玩家则只顾倍增自身收益,违背参与者利益并发送恼人信息。"
游戏分三阶段进行,参与者全程处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内,以便科学家测量其脑部活动。参与者会看到另外两名玩家的照片及其收发的消息与金融交易。第一阶段由参与者掌控,自主决定利润分配对象。"我们发现参与者在此阶段通常对双方都保持公平,"Olga Klimecki-Lenz指出。第二阶段是挑衅阶段:参与者被动接收另两名玩家的决策,尤其是不公平玩家的挑衅与不公行为,这会导致参与者根据0-10级量表自我评定的愤怒情绪。最后阶段参与者重掌控制权,可选择是否通过惩罚对方进行报复。总体而言,参与者对公平玩家保持友善,但对不公平玩家的不公行为实施了报复。
又是杏仁核!
挑衅阶段对定位大脑中的愤怒情绪至关重要。"正是此阶段让我们得以识别与愤怒情绪相关的脑区,"Olga Klimecki-Lenz补充道。通过MRI扫描,研究者观察到当参与者注视不公平玩家照片时,颞上叶和杏仁核(该区域以处理恐惧情绪及情绪相关性著称)均出现活动。这两个区域的活动强度与愤怒程度呈正相关:参与者报告的愤怒值越高,其脑区活动越强烈。
被定位与化解的报复
"但不平等游戏最重要的发现是揭示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的关键作用——这个位于大脑前额的情绪调节中枢!"Olga Klimecki-Lenz兴奋地阐释。平均而言参与者会对不公平玩家实施报复。但研究者观察到行为存在差异:仍有11名参与者对不公平玩家保持公正。原因何在?CISA团队发现,挑衅阶段DLPFC活动越强烈,参与者惩罚不公平玩家的行为就越少。反之,DLPFC低活性则与参与者遭受挑衅后更强烈的报复行为相关。"我们发现DLPFC与指挥行为选择(是否实施报复)的运动皮层协同工作,"这位CISA研究员继续说明,"因此,在已知负责情绪调节的DLPFC中,脑部活动与行为选择存在直接关联。"
通过刺激DLPFC抑制报复?
DLPFC在报复行为中的作用首次被明确识别,且区别于杏仁核和颞上叶的愤怒反应集中区。"这令人思考:通过经磁刺激(transmagnetic stimulation)增强DLPFC活性,是否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报复行为?"Olga Klimecki-Lenz提出设想。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é de Genève.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Olga M. Klimecki, David Sander, Patrik Vuilleumier.Distinct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Anger versus Punishment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1) DOI:10.1038/s41598-018-28863-3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