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自动化仅影响某些劳动领域(尤其是蓝领职业从事的工作),但通信的计算机化自动化将对广泛领域产生严重影响。一项新近发表在《国家传播协会》期刊《传播与批判/文化研究》上并被该协会新发布的研究摘要《传播潮流》专题报道的研究,审视了这一变革的社会和政治影响。论文作者、俄勒冈州立大学传播学者约书亚·里夫斯问道:如果人们日益依赖自动化机器来执行相互沟通这一社会基本工作,会发生什么?里夫斯认为,通信自动化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切。
自动化通信的经济后果已经深刻影响着通信密集型领域的工作者,包括心理治疗师、私人助理、大学顾问、电话推销员、人生导师、银行柜员,甚至教师和教授。里夫斯指出,事实上大多数人在订购快餐、了解政治候选人立场、查询银行余额或预约医生时,早已接触过自动化话语系统。
自动化威胁真实存在
"自动通信机器的广泛流通,实际上逐渐减少了人类进行协作性奋斗的机会和动力,"里夫斯表示。随着机器在解析和生成话语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它们正逐步接管许多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沟通至关重要。借用雪莉·特克尔2013年向美国科学促进会展示的案例:一款机器海豹幼崽被设计为患有痴呆症或抑郁症老年人的对话伴侣。但里夫斯认为,这种设备剥夺了年轻人倾听长辈的沟通行为。他引用特克尔的话:"我们正在制造的机器将让[老年人的]故事真正落到置若罔闻的境地。"
"通过对机器的理想化,人们对人际关系中的缺陷和偶然性变得愈发缺乏耐心,"里夫斯写道。但沟通劳动依赖于人类交流中富有成效、自发的盈余来激发异议与创造力。里夫斯指出,人类沟通的社会基础工作正被"抽离其自发性、偶然性及政治创造潜力"。在自动化通信劳动时代,这些独特的人类特质注定将被消除。
书面与口头话语的自动化
里夫斯表示,虽然蓝领工人承受自动化劳动冲击已有时日,但其他领域工作者也需关注自身命运。他以新闻工作者为例剖析通信从业者面临的威胁:"机器人新闻业"已司空见惯。2014年3月南加州地震时,《洛杉矶时报》使用名为Quakebot的算法话语生成器率先发布新闻。尽管有人认为机器人新闻业不会主导该领域,但叙事科学公司预测:到2030年,90%的新闻报道将由机器人生成。
里夫斯主张,随着自动化通信日益普及,人们需要更深入理解通信导向领域中他人面临的挑战。自动化虽为其他形式的创造性工作开启机遇,但也潜藏着社会疏离与劳动力替代的风险。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Joshua Reeves.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the autom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bor.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Cultural Studies, 2016; 13 (2): 150 DOI:10.1080/14791420.2015.1108450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