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我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边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院长致词

首页 > 科学研究 > 心理学

孤独与心脏病、中风风险升高及感染易感性增强相关

本站发布时间:2025-07-01 22:35:16
注:部分名称可能翻译不全,如有问题可联系15163559288@163.com

英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对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招募的42,000多名成年人的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他们的研究结果今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

社会关系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隔离和孤独感都与健康状况恶化和过早死亡相关。然而,尽管有这些证据,社会关系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仍不明确。

探索生物机制的一种方法是检测血液中循环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我们的基因产生的分子,对维持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们也可作为有效的药物靶点,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由英国剑桥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团队,检测了参与英国生物银行项目的42,000多名40-69岁成年人捐赠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组"——即全套蛋白质。这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在社会隔离或孤独人群中哪些蛋白质水平较高,以及这些蛋白质如何与健康状况恶化相关联。

研究团队计算了个体的社会隔离和孤独评分。社会隔离是基于客观指标,例如是否独居、社交接触频率以及是否参与社交活动。而孤独感则是基于个体是否感到孤独的主观衡量。

在分析蛋白质组并校正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后,团队发现175种蛋白质与社会隔离相关,26种与孤独感相关(两者存在显著重叠,约85%的孤独相关蛋白质与社会隔离共享)。其中许多蛋白质参与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过程,且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中风及早逝相关。

 

团队随后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法统计技术,探索社会隔离/孤独感与蛋白质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该方法,他们确定了五种由孤独感直接导致丰度升高的蛋白质。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的沈春博士表示:"我们知道社会隔离和孤独感与健康恶化相关,但从未理解其内在原因。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在此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其中某些蛋白质水平升高正是孤独感的直接后果。"

华威大学冯建峰教授指出:"人体存在超过10万种蛋白质及其多种变体。人工智能和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能帮助我们在多种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识别关键蛋白质,这将彻底革新传统的人类健康观。"

"我们鉴定的这些蛋白质为理解社会隔离或孤独人群健康恶化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线索,揭示了社会关系在维持健康中的核心作用。"

孤独感导致表达水平升高的关键蛋白质之一是ADM。既往研究表明,该蛋白参与应激反应,调节压力激素和催产素等社会激素(即所谓'爱的激素')——这些激素可减轻压力并改善情绪。

团队发现ADM与脑岛体积存在强关联性。脑岛是内感受(感知体内状态的能力)的中枢——ADM水平越高,该脑区体积越小。较高ADM水平还与左尾状核(参与情绪、奖赏和社会加工的脑区)体积减小相关。此外,ADM水平升高与早逝风险增加相关。

另一种蛋白质ASGR1则与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其他已鉴定的蛋白质分别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堵塞")及癌症进展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Barbara Sahakian教授强调:"这些发现深刻印证了社会交往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报告感到孤独,这正是世界卫生组织将社会隔离和孤独列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原因。我们必须找到应对这一日益严峻问题的方法,通过保持人际连接来维护健康。"

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111计划、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及张江实验室的资助。

Story Source:

Materialsprovided by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he original text of this story is licensed under a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Chun Shen, Ruohan Zhang, Jintai Yu, Barbara J. Sahakian, Wei Cheng, Jianfeng Feng.Plasma proteomic signature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loneliness associated wi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25; DOI:10.1038/s41562-024-02078-1

排行榜

备案号:京ICP备2023036195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2号楼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

电话: 400-635-0567

北前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