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土壤连续体吸收资源的主要渠道,是树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由于难以直接观察根系动态,量化细根寿命可能具有挑战性。许多因素可能同时调节细根寿命,但这些控制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尚不完全清楚
在《森林生态系统》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国和多哥的一组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汇编的细根寿命全球数据集,发现森林细根寿命的全球模式是由系统发育、根系特征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了解细根寿命变化的驱动因素是了解陆地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生产力的关键,”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与造林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黄兴照副教授解释道。“细根寿命显示出明显的系统发育信号,裸子植物的细根寿命比被子植物更长。”
值得注意的是,常青树的细根生命比落叶树更长,而外生菌根植物的细根寿命比丛枝菌根植物更长。在不同气候区中,细根寿命在北方地区最长,但在温带和热带地区之间没有差异。此外,细根寿命随着土壤深度和根序的增加而增加
黄补充道:“裸子植物的细根寿命比被子植物长,这表明进化史是制约细根寿命全球分布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汇编了一个大型数据库,调查了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细根寿命的影响。这些发现强调了植物进化史在调节细根寿命方面的主导作用,而这在以前的研究中很少被探索
More information: Xingzhao Huang et al, Evolution history dominantly regulates fine root lifespan in tree species across the world, Forest Ecosystems (2024). DOI: 10.1016/j.fecs.2024.100211Provided by KeAi Communications Co.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