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遗产系统是古代农业实践的守护者,面临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了详细的地理分析以及保护这些宝贵系统的战略管理方法
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严重影响了全球传统农业系统,导致农业用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社会经济挑战。在中国,多样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求其农业遗产系统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鉴于这些挑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以制定有效的、针对特定地区的保护战略,满足每个地区的独特需求,从而确保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IGSNRR)的研究人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合作,于2024年3月19日在《地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关于被授予中国国家重要农业遗产系统的项目的空间分布和差异化管理策略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强调了采取针对特定地区的保护方法的必要性
本研究确定了中国NIAHS的四个主要聚集区:黑河-腾冲线以西的西北聚集区(一区)、“冀鲁东北”核心带(二区)、长三角聚集区(三区)和湘渝云贵聚集区(四区)
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地理、气候和社会经济特征,因此需要制定量身定制的管理策略。例如,第一区应侧重于维护生态功能,而第二区应优先考虑生计支持和可持续资源利用。第三区的战略涉及利用城市化促进可持续旅游,第四区应强调发展特色农产品
这些针对特定地区的战略旨在平衡保护工作与当地发展需求,从而确保农业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IGSNRR副教授焦文军博士强调,“本研究提出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对于应对中国NIAHS面临的独特挑战至关重要。通过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可以确保这些宝贵的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结果为中国NIAHS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通过采取针对具体地区的战略,政策制定者和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该研究还为其他旨在保护其农业遗产系统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强调了将传统知识与现代保护实践相结合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More information: Xuan Guo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24). DOI: 10.1007/s11442-024-2214-2Provided by IGSNRR CAS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