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复杂性科学中心和维也纳兽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剖析了人畜共患病所涉及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些疾病每年影响全球20多亿人。他们介绍了“人畜共患网络”的概念,这是一个详细的网络表示,描述了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宿主、媒介、食物来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研究“探索人畜共患相互作用的一个健康框架:案例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流行病学家兼CSH研究员Amélie Desvars-Larrive说:“人畜共患疾病可以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的研究强调了采用整体方法来理解和管理这些风险的重要性。” 传播背景人畜共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唾液、血液、尿液甚至粪便传播给人类。例如,咬伤(狂犬病)、抓伤(猫抓病)或皮肤接触(皮肤真菌)
间接传播也可能通过节肢动物媒介的叮咬发生,如西尼罗河病毒和蜱传脑炎,也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体、环境或表面发生
“例如,我们摄入的食物和水可能是人畜共患病的潜在感染途径,”维也纳兽医大学(Vetmeduni)副教授Desvars Larrive补充道
通过浏览仪表板,深入了解每年影响20多亿人的人畜共患病。Image caption:复杂性科学中心不仅仅是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流行病学家解释说:“人畜共患疾病经常从宿主-病原体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讨论。了解复杂的动物-人类-环境界面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正如合著者Anja Joachim所指出的那样,仅仅研究弓形虫等猫粪便中寄生虫的存在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我们是在研究猫的环境、环境与人类还是猫与人类的界面?'界面'的概念尚不清楚。这促使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方法,并通过案例研究进行了验证,”Desvars Larrive补充道
“我们希望开发一种方法,调查循环人畜共患病原体交换发生的界面。这超越了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考虑了其他感染源,如受污染的环境,如沙坑,或受污染的食物,在建模人畜共患病动态时经常被忽视。”
奥地利近50年的数据研究人员首次对1975年至2022年间奥地利人畜共感染源和病原体之间的所有记录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由此,他们创建了“人畜共患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由CSH数据可视化专家刘华英杨在仪表板上准备
该团队在奥地利发现了六个不同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社区,这些社区受到高度联系的传染源、与人类的接近程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这项研究,包括人类、最古老的驯养物种(包括狗、猫、绵羊、牛和猪)以及适应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物种(例如家鼠)在内的社区共享最多的人畜共患病原体
研究结果还强调了一些动物,如野猪、狗、家猫、黄颈田鼠或貉,以及节肢动物,尤其是蜱,在“桥接”宿主群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Desvars Larrive说:“了解网络中哪些参与者比其他参与者更有影响力,对于人畜共患疾病监测计划非常有帮助,例如,因为他们可以作为监测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循环的哨兵。” One Health的定量方法One Health社区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量化人-动物-环境界面的相互作用和风险。“一个健康”方法认识到人类、家畜和野生动物、植物以及更广泛的环境的健康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该研究使用基于“一个健康”概念和网络中特定结构的定量方法证实,在奥地利,人畜共患溢出最有可能发生在人与牛和人类与食物的接触面上。Desvars Larrive说:“吃受污染的食物会带来人类人畜共患感染的主要风险,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埃希氏菌是我们研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
公众意识流行病学家补充道:“通过我们的互动地图,我们也希望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教育。”。Desvars Larrive说:“我们都会接触到病原体,但只有少数病原体会引起疾病,所以我们不应该太担心。但培养一些意识仍然很重要,例如,如何通过在食物之间清洗刀具来防止交叉污染。”
More information: A One Health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zoonotic interactions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9967-7Journal inform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Provided by Complexity Science Hub Vienna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
2024-09-15